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科技> 科学研究> 本文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作者: 来源: 时间:2014年08月25日
-->

在即将走过的2013年,盘点这些科技谜团,看看你心中的哪些谜团被逐一解开?还有哪些悬而未解之谜还在牵动着你的神经?天象齐聚,是机缘巧合还是另有它意?百吨巨石移步百里,是古人智慧还是科技先进?3D打印文物,是喜还是忧?……

1、凌家滩遗址的大量玉料出自何方?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在安徽含山县铜闸镇凌家滩村的凌家滩遗址,考古学家们发现从这里挖掘出的玉器上的微孔竟精细到0、15毫米,这里的巨石阵建筑年代甚至早于英国巨石阵1000年左右。这里的遗址总面积约160万平方米,遗址距今5300年, 因其各类遗存齐全,被认为是目前我国考古发现的一处极为重要的新石器时代文化遗址。自1987年后,凌家滩尽管已经过5次发掘,但在这片土地上仍有太多未解之谜。作为中国玉文化发展的一个高峰,从凌家滩遗址出土的大量精美玉器,其玉料出自何方?

画外音:有人说,远古时期的凌家滩是一座繁华的大都市。因为这里拥有包括居址、墓地、祭坛、作坊以及近3000平方米的红陶块建筑遗迹,此外,这里所发掘出土的大批精美玉礼器、石器、陶器等,均反映出同时期其他遗址中所罕见的精美程度和工艺水平。这座谜一样的城市,究竟是怎样缓起勃兴,成昙花独秀,又是为何盛极忽衰,瞬时了无踪影?我们期待真相解开的那天。

2、日凌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热”?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从2月25日至3月17日期间,我国用于广播电视节目传输的卫星将进入日凌期,在此期间受影响的波段对应的电视台节目会突然出现图像不清晰和短暂雪花现象。”这是国家广电总局在今年年初发布的一则消息。

暂且不问日凌究竟对广播卫星有何影响,首先我们需要弄明白什么是日凌现象。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解释,“日凌”是太阳在每天的东升西落运动中,当视线上靠近同步通讯卫星时,发射的射电辐射对通讯卫星信号的干扰现象,一般出现在每年春分和秋分前后。

日凌年年有,为何今年特别“热”?湖北省天文学会常务副理事长高布锡解释道:按照太阳活动周期算,2013年是太阳活动极大年,太阳的活动会更频繁,会比其他年份释放更多辐射,这就可能对地球的同步通讯卫星造成更大干扰,所以外界更为关注今年的日凌现象。

画外音:日凌会对人体会造成影响吗?对于人们最为关心的这个问题,专家肯定的表示“不会”。尽管对健康无害,但小伙伴们纷纷表示,自从日凌“火”了之后,收看的电视节目如果中断或者雪花现象,难免会错怪到日凌头上……

3、鄱阳湖老爷庙,中国的“百慕大”?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提到百慕大,人们往往将其与神秘还有恐惧这些词联系在一起。在中国,也有一个“百慕大”——鄱阳湖老爷庙水域。自古以来,这段水域就是最为险要之处,水流湍急,恶浪翻滚,沉船事故常常发生,而且无从打捞,因此被称为鄱阳湖的“魔鬼三角区”。

沉船原因众说纷纭。有的说由于这片水域的水流比较复杂,容易引起漩涡,有的说这片区域是江西一个比较大的一个风区,湖面的风力非常大,也容易造成事故。还有的说是当地地下磁场非常异常,容易诱发雷电袭击船只。为了揭开这片神秘水域隐藏的水下文化遗产,2013年3月18日,中国首次内陆水域水下考古行动在鄱阳湖老爷庙水域展开,并打捞上来一艘长28米、宽7米的铁沉船,这是在这片被称为“中国百慕大”的水域确认发现的第一艘失踪沉船。

画外音:尽管这次发现的船只不是一艘古代沉船,但打破了之前老爷庙水域船只不翼而飞的传说,打破了老爷庙没有沉船、找不到沉船的魔咒。这片水域富有太多神秘色彩,中国内陆水域首次以潜水探摸方式开展水下考古而这次水下考古也仅仅是一个开始。我们期待更多真相浮出水面。

4、灭绝动物咋复活?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每一天都有动物从地球上消失,它们的灭绝被认为是不可逆转之事。早在2003年,一只比利牛斯野山羊的克隆成功,或许就在暗示着,让灭绝动物复活似乎并非空谈。

不过,并非所有动物都具备复活条件。中国科学院动物研究所研究员李孟华说:“让灭绝动物复活最基本的有两点,第一点是从已灭绝的动物身上提取DNA,对片段进行排序和组装以获得完整基因组,或者利用获得的基因块在数量合理的染色体内重建已灭绝动物的DNA;第二点是‘母体’的匹配,帮助胚胎顺利发育成幼兽。”

听起来并不复杂,实际上想要获取完整的DNA非常困难。“假如有的灭绝动物是在极寒地区,因为一些突发性灾难而被长埋极寒的冰雪之下,那样它的DNA将会保存得相对完整。但想要从无到有并最终获得完整的DNA分子现在仍无法做到。而对于很多已经灭绝的哺乳动物,我们可能找不到合适的‘代孕妈妈’。能否找到完美的替代品并提取卵子无疑是一项巨大挑战。迄今为止,还没有人成功克隆鸟类或爬行动物。”李孟华说。

画外音:说到让灭绝动物死而复生,相信不少人心里都有一个愿望清单,比如恐龙迷们就十分期待着能一睹其英姿。但回归现实,如何防止更多的珍稀物种从地球上消失,这或许更值得我们关注。

5、天象也爱凑热闹?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5月6日的宝瓶座η流星雨达到极大;5月10日的日环食在南太平洋登场;5月25日的半影月食在天宇“悄然上演”;5月27日更有“三星相聚”带来压轴好戏。相比2012年,2013年天象更为热闹,仅是5月份,就有4场好戏轮番上演。

宝瓶座流星雨一直是天文爱好者热衷观测的天象,其特点是流星路径长,流星速度较快,可达66千米/秒,流量相对较大,在上半年的流星雨中可排前三;而这次的日环食由于发生在南半球,我国只有南海极南部洋面可以观测到食分极小的日偏食;这次月食发生时我国正处在正午,月球尚在地平线之下,因此在我国无法观测;最为热闹的莫过于27日水星、金星、木星这三颗行星的“浪漫聚会”了。由于八大行星基本都在黄道上运行,但视运动速度各不相同,因此在黄道上时有相聚,而水星、金星、木星作为最亮的三颗行星,其相聚颇有看点。

画外音:天幕大戏频频上演,然而对于忠实“影”迷的天文爱好者们来说,这世上有种痛苦叫做:XX天象由于时间(天气)原因,在我国无法观测……

6、巨魔芋三胞胎开花堪比铁树开花?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六月,北京植物园里的巨魔芋三胞胎“三羊开泰”相继绽放,“老家”在印度尼西亚西部苏门答腊岛热带密林里的巨魔芋,在自然界中开花已十分难得,而这次巨魔芋三胞胎能在人工培育下盛放更是尤为罕见。这是由于第一其种源少,二是因为人工很难仿造它热带雨林高温、高湿的生境。不仅如此,巨魔芋体内还十分灼热,它的佛焰苞顶端温度竟然高达38、1℃,并且,巨魔芋还有个特性,雌花开败后第二天雄花才开。

又“臭”又“热”又“挑剔”,这一切还要归结于巨魔芋属于“欺骗性植物”,而它所有欺骗特征都只有一个共同的目的——吸引昆虫授粉,繁殖后代。比如,巨魔芋主要欺骗喜欢腐肉的昆虫,因此它所散发出来的气味则是模仿腐烂的肉味,盛花期花序温度是为模仿刚死动物的体温而发热,雌花开完熊花开是因为防止“近亲结婚”,从而优选自己的后代。

画外音:整个花期,巨魔芋真是一刻没闲着。如何吸引更多的昆虫为其授粉,如何优选自己后代,巨魔芋似乎能将自己照顾得很妥帖。尽管下次巨魔芋何时开花目前尚无法预测,但相信会有更多人愿意届时前往北京植物园,一睹巨魔芋风姿。不过需要提醒的是,嗅觉敏感的游客到时还请自备口罩。

7、青藏高原会消失吗?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这里是离太阳最近的地方,在我国版图最高耸的那一块神秘而神圣的高地——青藏高原,以其巍峨挺拔的雄姿傲然屹立于地球之巅。

当前我们正面临着一系列全球环境问题的挑战,青藏高原向来是科学探索的“常争之地”,中科院院士、青藏高原研究所所长姚檀栋表示,从地球系统科学或从圈层相互作用上讲,青藏高原是唯一可以集齐六大圈层的地区。同时也是圈层相互作用最强烈的地区。通过研究青藏高原各圈层相互作用揭示其地表系统演化的基本规律,更好地认识、保护并发挥青藏高原的环境生态屏障作用,为地方可持续发展服务;此外还可用来监测地震以及预测矿产形成过程等等。

很多人担心,青藏高原会在不久后消失,对此,姚檀栋做了解释:首先青藏高原的冰川的确正在退缩;其次,青藏高原冰川退缩的幅度在不同地区不同,东南部退缩最大,内部变化的幅度减小,西部退缩幅度最小,甚至一些地区冰川是前进的。

画外音:由于特殊的地理和气候条件,青藏高原的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地表植被一旦破坏就很难恢复。种种人为因素将使青藏高原走向哪里?而青藏高原的瞬息变化又将带给我们一个怎样的未来?我们需要铭记,人类只有一个地球,而我们只有一个青藏高原。

8、3D打印修复文物已不是秘密?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2013年,3D打印彻彻底底的火了一把。而在陕西历史博物馆,利用3D打印修复文物已是众人皆知的秘密。在这里,3D打印技术主要应用在两个方面:一是对于无法翻模或不适于翻模的文物进行复制,二是用于局部残缺文物的修复。

传统的文物复制一般直接在文物上翻模,对于不适于翻模的文物(如表面有彩绘、陶质文物)则采用黏土塑形复制。不过,这样的复制方法会造成两种不利影响,首先是翻模材料残留在文物表面,对文物造成污染;其次塑形与文物不能达到百分之百的一致。

如今,结合三维扫描技术的3D打印便可以很好的解决这些问题。首先使用三维扫描技术获得复制文物的三维模型,再使用3D打印获得复制品,再在复制品上翻模复制,就可以批量制作。3D打印缔造完美文物并非易事,但绝有可能。

画外音:很多人担心,随着技术发展,出现高仿赝品的可能性将越来越大。诚然,获得与文物一模一样的外形已能实现,但是与文物一模一样的材质,以及岁月在文物上留下的印记和赋予文物独特的韵味,这些恐怕难以复原。

9、百吨巨石是怎么移步故宫里的?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故宫是中国历史文化最具代表性的建筑,这里使用的巨石多达数万块,其中最大的一块是摆放在保和殿后面的雕有九条游龙的大石雕,重约300吨,是从70公里之外的采石场搬运而来的。如此重的巨石如何移步紫禁城?

北京科技大学机械工程学院副教授李疆、清华大学摩擦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研究员陈皓生及普林斯顿大学机械与航空工程系教授霍华德·斯通在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上发表研究报告,指出中国古代兴建故宫时,曾制造人造冰道,还在长途运输时向冰道泼水作为润滑剂,拖运了重达300吨的巨石,再次以现代科学方法向世界展现了中华民族无穷的智慧。

画外音:说到搬运重物技术,中国早在公元前1500年即出现了车轮,至春秋战国时期,结构精巧、装饰精美的车轮已广泛应用于负重、出行、战争之中。如今,当我们伫立凝望故宫,当学者们用现代科技手段重新审视故宫的兴建技术时,不禁为我们先人的智慧所折服。

10、ISON彗星已成过去式?

2013十大未解科技谜团

镜头:ISON彗星形成于数十亿年前,其大部分时间都处在远离地球的宇宙深处,轨道延伸的距离非常长。在今年11月28号到29号期间,这颗彗星让所有天文爱好者热血沸腾。

意大利拉马扎克天文台的天文学家指出,在这两天ISON彗星将抵达距离太阳表面不足140万公里的位置上。在迅速接近太阳时也会由于太阳的加热而迅速产生巨大的挥发分和尘埃扩散,在阳光照射下显得异常明亮。同时,ISON彗星的亮度会使20个世纪“最美彗星”——马克诺特彗星相形见绌,1965年,马克诺特彗星掠过南半球上空时比金星更明亮。

自2012年被发现以来,ISON彗星经过了14个月的漫漫旅程,有关ISON彗星的种种猜想从未停止。然而希望总是伴随着失望而来,ISON彗星虽没有在近日点后展现长长的超亮彗尾,却在看似瓦解后又冲出太阳,并持续增亮了20多个小时之后慢慢暗去。

画外音:美国宇航局已经正式确认:ISON彗星已经死亡,它未能挺过最接近太阳的地狱时刻。对于ISON彗星短暂而神秘的一生,科学家卡尔·巴塔姆斯称,ISON彗星从不因循守旧,此次ISON彗星进入内太阳系,为人类了解太阳系历史和奥尔特云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机会。

-->
关键字: 人浏览
延伸阅读:
2016全球企业研发投入排行榜2016-12-27
2014年全球十大科技战略趋势2013-10-23
地球10大惊人事实:珠峰是全球最高峰吗2014-11-06
十大最不可思议的宇宙真相2014-08-10
科学家打造材料各异的十大计算机2013-06-09
国内超级计算机排行:三甲均属国防科大2015-11-13
宇宙中十大独特天体排名2014-12-16
七大即将改变世界的科技趋势2014-04-11
家用投影仪十大品牌排行榜!“黑马”当贝2020-04-30
盘点宇宙中最具代表性的十大黑洞2014-08-29

猜你喜欢
新榜速递
站内热词

Copyright @2007-2020 PHBang,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Copyright @2007-2020 PH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