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度词揭示 世界进入“后真相”时代
今年《牛津英语词典》将“post-truth”(后真相)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后真相”近年常与“政治”配对,许多人将2016年英国去留欧盟公投与美国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归咎于“后真相政治”。这个现象也揭示了网络资讯年代几个令人忧心与恐惧的现象,包括网上大量造假新闻,值得存疑的推特发文,及充斥网络的无数假语录。
不用新词达人多说,大家现在已从各个管道获知“洪荒之力”和“蓝瘦香菇”登上中国大大小小的十大年度流行语榜。中国日报网的双语新闻一位编辑更很创意地将主要的年度流行语串成一段文,叫人过目不忘,引述来给大家重温一下:“为了不使我们‘友谊的小船’说翻就翻,小编虽然不是‘老司机’(识途老手),但也用尽了‘洪荒之力’(拼死做出的最大努力),给广大‘吃瓜群众’(围观网民)提供了一些‘全是套路’(精心编制来迷惑人心的做法)的译法。我们定下的‘小目标’是:希望你们看完后不会觉得‘辣眼睛’(看不下去),还能由衷地赞一句‘厉害了word哥’,如果你没有点赞转发……我会‘蓝瘦香菇’(难受想哭)的。
《牛津英语词典》2016年度词:“后真相”
把镜头转向西方,今年《牛津英语词典》将“post-truth”(后真相)选为2016年的年度词汇。《纽约时报》将“后真相”的定义是为“情感及个人信念较客观事实更能影响舆论的情况”。
“后真相”近年常与“政治”配对,许多人将2016年英国去留欧盟公投与美国总统选举的最终结果归咎于“后真相政治”。主张脱欧的英国政客约翰逊(Boris Johnson)和美国总统当选人特朗普,都被他们的批评者称为“后真相政客”,指责他们利用社会上存在的偏激情绪,对某种族群的仇恨和猜疑,不断发表煽动式言论,曲解事实,乱编故事而赢得大量“愿者上钩”的支持者。
一个巴掌打不响,何谓“愿者上钩”,前任香港立法会主席曾钰成在他的专栏这么写道:“以往人们相信‘事实胜于雄辩’;‘后真相政治’却把这条道理反转,是‘雄辩胜于事实’。雄辩滔滔的政客,只要能自圆其说,并且说中支持者爱听的话,便理不直而气可壮,获得支持者毫无保留的赞同,绝不介意他的说话偏离了事实。”
为何不干脆就称之为“谎言”?或许套用曹雪芹的“假作真时真亦假”,才更能形容我们所处在真真假假重重叠叠、既虚拟又真实的时代。重点是,“后真相政客”广大支持者已认定了自己眼中“现实”,打死不在乎它们实际真伪,说穿了就是“偏见”。政客就是抓紧支持者的偏见,而达到自己的政治目的。
明报一篇政论专栏说:“政客说谎不再是为了瞒骗,而是巩固目标群众的偏见,换取共鸣与支持。一旦出现反对声音,只会加剧己方阵营的敌我对立心态,衍生各种阴谋论,令偏见更难被推翻。”
鉴于今年英国脱欧和美国总统选举两大国际事件,牛津词典统计,“后真相”在2016年的使用率比前一年增长了2000%。
未来几个忧心现象
“后真相”当选为年度词汇象征我们正式进入“后真相时代”,也揭示几个让人对现有资讯媒介与社会未来忧心的现象:
互联网上的假新闻
首先是假新闻在互联网上无孔不入,而人们在被资讯疲劳轰炸后已失去查证的精力和意愿。
美国大选期间就有许多网友,甚至总统候选人都被造假的假新闻网站蒙骗,未查证就转传出去,以讹传讹。
根据洛杉矶时报报道,美国麻省Merrimack学院一位传播系助理教授Melissa Zimbars特地列出一箩筐的造假新闻与网友分享,避免社会大众再度被蒙骗下去。她指出大部分假新闻网都是“聚合器”(aggregator),即将从各处取得的新闻资料重新改写,加入耸动标题吸取网友点击来赚取广告收入。
其中一家她列出的便是另类右派新闻网“Breitbart”,其主席还被特朗普选为他团队的战略家。另一个被举报的存疑网站则是InfoWars。这网站的负责人Alex Jones还洋洋得意地公开,特朗普当选之后亲自打电话感谢他,谢他帮助自己赢了选举。
存疑的推特发文
特朗普本身值得存疑的推特发文和公众演讲已不胜枚举。他常在自己的推特上吹擂根本没有发生的事:好比他自称跟他的福特主席好朋友努力不懈地保住肯塔基州(Kentucky)的福特林肯车厂,保住当地人的饭碗。
事实上,福特在肯塔基州的车厂不只生产林肯车型,福特虽会在当地停产林肯车,但会改生产其他型号的车,所以福特撤离当地,工作将会流失都并非事实。Salon网站一位专栏作者神批:“特朗普为阻止了一件根本没发生的事而邀功。”
为抑制这样的情况继续发生,华盛顿新闻甚至还为谷歌Chrome浏览器推出一个插件(plugin),帮助特朗普1750万名推特追随者查证他所发出的每一则推文的可信度。
网上无数假语录
其实网上充斥的不只是假新闻,还有无数的假语录,好比许多被网友以讹传讹的马云、林徽因、杨绛语录都不出自他们本身,而是网友高超的捏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