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吃大闸蟹的季节_大闸蟹最晚到几月份
对于上海人来说,大闸蟹可是家家餐桌上的必备美食!要说起来上海人与大闸蟹还有一段渊源,也不止上海人喜欢吃大闸蟹,可以说江浙沪一带的人都很喜欢吃大闸蟹,而上海人吃大闸蟹的季节就是它最肥美的季节了。
一、上海吃大闸蟹的季节
8-11月是吃大闸蟹的最好时节。俗话说九雌十雄,所以农历9月吃雌蟹最好,10月吃雄蟹。雌者成金黄色,雄者如白玉状,滋味鲜美。
当然还要根据当年的气候情况,秋风起蟹脚痒,入秋早些晚些都有影响。老上海习惯:刮西北风,吃大闸蟹。近年来,全球变暖,江南一带的寒潮,推迟到元旦前后了。此时,大闸蟹进入晚期,产量减少;非但品质低,而且价钱贵。
二、大闸蟹最晚到几月份
从11月末12月初开始,螃蟹会慢慢变得不好吃,这时候雌雄螃蟹进行交配后,螃蟹肉就没有那么嫩了,蟹黄和蟹膏也没有了,这时候一般就不再吃它了,也不好吃了。
三、相关知识
大闸蟹的学名叫中华绒螯蟹,又被叫做清水蟹、毛蟹和河蟹,因前面的两个大钳子上长有绒毛,崇明岛人称之为“老毛蟹”!而崇明岛的长江口水域,就是大闸蟹的故乡。凡捕蟹的人,他们在港湾中必设一闸,在用竹编成的闸上放一盏油灯,螃蟹看到光就会入闸,竹闸上补抓的蟹就叫闸蟹,个头大的就称作大闸蟹!
当然,《大闸蟹史考》里,也有另一种说法。苏州挑着担子卖蟹之人总是喊,“闸蟹来大闸蟹”,这里的‘闸’,有人说是“炸”着吃,也有人说是把蟹在沸水里烧透热着吃。
当然还有人嫌弃“大闸蟹”这个名字不够高级,叫清水蟹,更为洋气。但小编实在想说,还好我们现在不会叫食物的学名,不然中华绒螯蟹很容易让人想起中华田园犬!
大概只有大闸蟹这种万年网红,才能引起吃货们这么大的争议和波澜,而附着在大闸蟹身上的文化,以及产业规模,时至今日让人感到惊叹。喜食大闸蟹的,依旧是以上海为主及其周边的包邮区人民,由古至今,上海人对大闸蟹的喜爱从未褪去!在以前,穷人们基本吃不起大闸蟹,大闸蟹从来都是达官显贵们标榜身份的标签。没有比金秋时节请大家吃大闸蟹,更能体现出大上海的胸襟和气度。
其实在清朝和民国时代的上海,大闸蟹绝非贱物。太平天国极盛时期,在上海最好的大闸蟹卖到5钱银子一只,一次蟹宴单单蟹就要花费15两银子,论单个蟹价,比《红楼梦》中贾府蟹宴的蟹价贵了10倍不止。
对于上海人来说,每年秋季吃蟹才是正事,这个时节再也没有比吃蟹更有腔调的事情。在以前,吃蟹更是阶级身份的划分!杜月笙如若请客吃饭,桌上有没有阳澄湖大闸蟹,基本上就可以判断出对方在他心目中的地位。中国的饭桌和酒桌文化,自打那时候就深不可测!
在上海久居多年的作家张爱玲,晚年对于上海的记忆,无非就是一场蟹宴。张爱玲小说里的大场面,关于爱情的美好想象,到头来不过是唇齿留下的一抹蟹香。随着电商平台的崛起,以及物流运输能力的显著提升,吃大闸蟹如今也成为北方人民的秋季新爱好之一。北方的吃货们还真是要感谢顺丰开发的空运业务!然而,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有阳澄湖大闸蟹的专卖店,他们卖的真的是阳澄湖的蟹吗?
事实上,真正的阳澄湖大闸蟹的产量非常少,每年只有0.3万吨,而中国每年至少会消费50万吨所谓的阳澄湖大闸蟹,真正的产量还不足消费量的1%。而那多出来的99%,都是招摇撞骗的“洗澡蟹”。所以,很多时候我们所吃的“阳澄湖大闸蟹”都是假的!!!正是因为阳澄湖大闸蟹的优质和名气,造成了市场的乱象。
而这1%的真阳澄湖大闸蟹,也基本没等捞出来,就被“卖掉”了.......它们要么出现在权贵阶层的餐桌上,要么就会以相当高的价格,出现在大型精品超市的专区里。
那些冒牌的大闸蟹,绝大部分都出自阳澄湖附近,比如太湖大闸蟹、固城湖大闸蟹等……这些蟹被运到阳澄湖,放在蟹塘里沾沾水,美其名曰“洗澡蟹”!
阳澄湖的蟹农们每年会提前预售一波蟹卡,甚至很多从蟹苗阶段就被预订出去了。很多亲自来监督捕捉的蟹贩子,如果经验不是很丰富的老手,也会被洗澡蟹所忽悠,洗一澡的蟹身价立刻暴涨几倍。有强调的上海人吃蟹都要用蟹八件,他们会把阳澄湖大闸蟹吃得干干净净,连蟹爪中的一点肉屑都不会剩下。乱嚼一气的吃蟹,历来是要被内行的人们笑话的。
蟹八件的使用有一个顺序。当褐红色的螃蟹热气腾腾端上桌来,吃蟹人先是用剪刀逐一剪下两只大螯,用锤对准蟹壳四周轻轻敲打,以铲打开背壳,然后分别将钳、叉、刮、针轮番使用,或剔,或夹,或叉,或敲,分别取出金黄的蟹黄、洁白的蟹膏、鲜嫩的蟹肉。
一手端起蟹壳,把这天下第一美味送入唇舌之间时,真有一种无法用语言描绘的享受。吃蟹是一种人生追求,是一种每年必须履行的仪式,一种阿拉是上海拧的骄傲腔调,如今全国人们都追赶上了这个步伐。
国庆正好是吃蟹的好时节,大家还是拿起蟹八件,吃起来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