获得提名的其他候选条目
(按报道时间先后为序)
首个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完成
华中农业大学3月21日对外公布了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华中农业大学的科研人员,经过一年多的努力,破解了甜橙基因“密码”,完成了甜橙基因组拼接与注释,获得了较高质量的甜橙基因组。这是中国自主完成的第一个果树作物基因组序列图谱,也是世界上目前最为完整的甜橙全基因组序列图谱。11月26日,《自然—遗传学》杂志在线发表了华中农业大学甜橙基因组图谱研究成果。
华中农业大学此次甜橙基因组测序采用全基因组鸟枪法(WGS)策略,进行双末端测序,得到数据总量约为200G,拼接后的序列覆盖87%的柑橘基因组,获得注释的基因近3万个。
世界最大人胚胎干细胞库建成
中南大学生殖与干细胞工程研究所所长卢光琇带领科研团队,建成了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具有不同组织相容性抗原的人胚胎干细胞库,可为干细胞治疗提供重要种子资源,并为解决胚胎干细胞应用面临的安全性问题提出了极具创新性、可应用于临床的研究成果。湖南省干细胞工程技术中心、人类干细胞国家工程中心也相继在这里建成。
卢光琇团队建立的人胚胎干细胞系已达300多株,使保存的早期微量细胞的复苏效率超过了95%,达到国际领先水平;并建立了世界上首个基因完全纯合的人类孤雌干细胞系。
截至目前,卢光琇团队先后发表论文400余篇,出版专著4部,申请国际国内专利9项。
东方超环创两项托卡马克运行世界纪录
中科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等离子体所的东方超环(EAST)超导托卡马克2012年物理实验7月10日顺利结束。实验期间,科学家们创造了两项托卡马克运行的世界纪录:获得超过400秒的两千万度高参数偏滤器等离子体;获得稳定重复超过30秒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分别是国际上最长时间的高温偏滤器等离子体放电、最长时间的高约束等离子体放电。这标志着我国在稳态高约束等离子体研究方面走在国际前列。
几年来,东方超环吸引了欧、美、俄、日、韩等国家和地区的大批科学家前来开展合作,美国能源部也将EAST列为未来美国磁约束聚变合作的首选装置。
科学家揭示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原因
7月15日,《自然—气候变化》杂志刊发中国科学院青藏高原研究所姚檀栋院士领衔的研究团队的研究论文,揭示引起青藏高原与周边地区冰川变化系统性地区差异最可能的原因:两大环流(减弱的印度季风和加强的西风)导致的喜马拉雅地区降水减少和帕米尔地区降水增加,与第三极冰川呈现的空间差异有密切关系。为国际科学界全面理解这一地区的冰川动态提供了坚实的科学基础。这项成果得到国际同行的高度评价。瑞士冰川学家Tobias Bolch认为,这是迄今为止关于该地区冰川的最全面研究。该成果还被2012年美国科学院1份关于“喜马拉雅冰川—气候变化、水资源和水安全”的报告重点引用。
我国首座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建成
中科院电工研究所延庆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8月9日首次发电成功,这标志着我国成为继美国、德国、西班牙之后第四个掌握大型太阳能热发电站总体设计、集成、调试和运行等多项核心技术的国家。相较于传统的火力电站,该太阳能热发电站按当地光辐射量年发电195万度计算,每年可以节约标准煤663吨,减少排放二氧化碳2336.6吨,二氧化硫17.5吨,粉尘颗粒136.3吨。该太阳能热发电实验电站是我国、也是亚洲首个兆瓦级太阳能塔式热发电站。目前,已实现1.5兆瓦的汽轮发电机稳定发电运行。该电站具有多种发电模式,可方便地进行各种太阳能热发电科学实验。
超配位碳体系研究获重要进展
中科院上海应用物理研究所研究员高嶷及其合作者在国际学术期刊《物理化学快报》上报道了目前理论上发现的最大配位且稳定的碳分子体系。之后,英国皇家化学会期刊《化学世界》的网站主页封面故事中对该成果进行了介绍。高嶷及其合作者发现,只有钛原子能够和碳形成七配位的超配位碳分子体系[CTi72+],而这是目前为止理论上发现的最大配位且稳定的碳分子体系。有关专家认为,该研究一方面丰富了配位化学和化学键的基本概念,为理论寻找和实验合成更多超配位碳化合物提供了新思路;另一方面,该体系作为一种新型的肽合金化合物,也在航空航天、军事、汽车、医用材料等众多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我国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研制成功
中国船舶重工集团公司712所研制成功我国首台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并通过科技部的项目验收。这标志着我国已经具备了兆瓦级高温超导电机设计、制造能力,成为国际上少数几个掌握高温超导电机关键技术的国家之一。
高温超导电机技术是一项涉及应用新材料、新方法、新工艺的多学科高新技术,随着高温超导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高温超导电机技术将实现工程化应用,产生显著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712所突破了高温超导电机的主要关键技术,样机已完成多工况试验,技术指标达到设计要求,电机及低温系统运行稳定,总体指标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新型集成光漩涡器件研制成功
中山大学教授余思远领衔的科研团队,成功地在硅基光波导芯片上首次集成了“漩涡光束”发射器件阵列。研究成果作为封面报道发表于10月19日出版的美国《科学》杂志及其期刊网站主页。
余思远团队发明的集成光漩涡发射器件,尺寸只有几个微米,比传统光学元件小数千至数万倍。该器件基于硅基光波导,可以在光子芯片上通过光波导互联,构成大规模的复杂阵列,并可用标准的集成电路工艺制作。
专家认为,该成果开辟了集成光子学领域的一个新前沿,将使人们能够大规模、低成本制作光漩涡器件芯片,开发出原来不可能实现的全新应用领域。
“子午工程”通过国家验收
我国空间天气和空间环境领域的首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东半球空间环境地基综合监测子午链10月23日在京通过国家验收,正式投入科学运行。这项工程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为我国卫星、通信、导航、载人航天等安全运行提供重要保障。
子午工程建成了目前世界上跨度最长、监测空间范围最广、监测方法和手段最全、监测参数最多、综合性最强的空间环境地基监测系统,处于国际同类科学装置的领先地位。子午工程总经理、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吴季表示,子午工程的建成,将大幅提高我国空间天气预报能力和服务水平,有力支撑我国空间科学取得重大原创性成果。
PET数字化领域取得技术突破
由华中科技大学生命学院教授谢庆国带领的团队,经过11年努力,攻克了高端医疗仪器正电子发射断层成像仪(英文缩写PET)数字化这一世界级难题,研制出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世界首台数字PET小型机器。一年多来的小动物实验表明,其主要性能指标成像图像空间分辨率已达到0.87毫米,即可以检测到最小单位为0.66立方毫米的病灶,为癌症患者带来福音。专家验收认为,这一成果利用自主研发的PET高速闪烁脉冲数字化获取和处理的关键技术,实现了中国在PET领域的技术突破。谢庆国团队现有授权专利17件。这项成果的论文发表在核科学与技术的顶尖国际期刊IEEE TNS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