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首页> 财经> 综合> 本文 简体中文繁體中文

开国十大将军实力排行榜

作者:排行小晓 来源:综合 时间:2016年06月21日

十大将军排名:新中国开国十大将军排名你知多少?开国十大将军的排名你知道吗?

1、十大将军排名:大将——粟裕(1907-1984)湖南省会同县人。粟裕,他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在全军首屈一指,许多方面甚至超过了林彪。而他长期是以陈毅的副手身份指挥作战,建国后任过短时间的总参谋长一职,授衔时却不在这一重要位置上,而且他的资历只能够和罗荣桓相比。陈毅代表新四军和三野的元帅地位已定,粟裕只能委屈了。至于粟裕争当元帅的传说是站不住的,那是人们根据他的战绩和位列大将首席而产生的臆测,四八年中央军委曾计划将粟裕指挥的华野外线兵团即苏北兵团扩编为华中野战军渡江作战,而将华野的内线兵团即山东兵团升级为华东野战军。这一计划本以明令发表,许世友、谭震林、刘少卿指挥的山东兵团已使用华东野战军的名义达三个月之久。而正是由于粟裕本人的反对,这一计划才撤销。同时,粟裕还坚决主张已到中原的陈毅继续兼职华野司令。可见,粟裕放弃了成为方面大军主官的机会,很难认为到授衔时他会再争执一番。

2、十大将军排名:大将——徐海东(1900-1970)湖北省黄陂县人徐海东,陕北方面的代表,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派系平衡的典型。红军长征时除了三个方面军外,还有一只独立长征的部队最先到达陕北,即红二十五军,徐海东是这只部队幸存的指挥者,与陕北红军合编为红十五军团之后,徐海东任军团长。斯诺所写《西行漫记》中曾提到,蒋介石称徐海东为“文明的一大害”。由于在战争中肺部负过重伤,他在抗战开始不久后就已不能工作,一直处于疗养状态,直至七零年去世。陕北方面的代表人物刘志丹阵亡,高岗自杀,徐海东是这一派系中的最高人物了,而且他为人一向正直和善,与世无争授他大将不会引起不平衡。

3、十大将军排名:大将——黄克诚(1902-1986)湖南省永兴县人,黄克诚,第四野战军的代表。他的战绩、资历与别人相比有值得商榷之处,但是他当时的职务是总参谋长兼军委秘书长,这一点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

4、十大将军排名:大将——陈赓(1903-1961)湖南省湘乡县人。陈赓,第二野战军的代表。二野参谋长李达是三一年宁都起义才参加红军的,尽管军事造诣很高,但资历不足以为二野的代表人物。陈赓的军事造诣和战绩均是中流,而他的名气甚大是黄埔军校一期毕业生中的佼佼者。著名的“黄埔三杰”中,蒋先云战死,贺衷寒去了台湾,陈赓是硕果仅存了。

5、十大将军排名:大将——谭政(1902-1988)湖南省湘乡县人,谭政,当时任总政治部主任,与元帅中罗荣桓的情况一致,是大将中政工方面的代表,同样意味着中国军队的特色,与派系平衡无关。

6、十大将军排名:大将——萧劲光(1903-1989)湖南省长沙人。萧劲光,第四野战军的又一代表海军司令的职务是他获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所有元帅和大将中只有他在苏联进修过海军业务。

在资历方面,只提一点就够了。当年江西苏区党内斗争中有一顶帽子以他的名字命名,叫做“萧劲光式的右倾机会主义”。

7、十大将军排名:大将——张云逸(1892-1974)广东省文昌县人张云逸,除粟裕外第三野战军的又一代表,几乎可认为他的大将军衔完全是因他的资历而来的。大将中他的年事最高,是唯一参加过护国讨袁的。广西百色起义时他任红七军军长,在邓小平离队后他率红七军艰苦转战进入中央苏区,任红军副总参谋长。抗战和解放战争时,他在华东方面的军职一直高于粟裕。叶挺任新四军军长,他任参谋长兼第二支队司令;陈毅任军长,他任副军长;华野成立,他又先后任过副司令兼参谋长。这些职务大将中无他人可比。

8、十大将军排名:大将——罗瑞卿(1906-1978)四川省南充县人罗瑞卿,华北野战军的代表。他的军事业绩和指挥能力都很一般,资历也不出众,是有争议的人物。而他当时的职务为公安军司令兼公安部部长,工作性质特殊与最高层直接相关毛泽东对他颇为赏识,是党内军内正在上升的人物,庐山会议后也正是他接任了黄克诚总参谋长和军委秘书长的重要职务。

9、十大将军排名:大将——王树声(1905-1974)湖北省麻城县人。王树声,红四方面军的代表。与元帅中徐向前的情况一致,尽管王树声战争中没有骄人战绩,甚至在解放战争中的职务低于多数大将,但他担任过红四方面军副总指挥,仅此一项足以保证他的大将军衔。授衔时他的职务与陈赓相同,都是国防部副部长。

10、十大将军排名:大将——许光达(1908-1969)湖南省长沙市人;许光达,做为红二方面军在大将中的代表人物列名最后,也是十大将中争议最大的人。他的职务、资历、战绩明显低于其他的人,而且在红军中仅担任师长,对红二方面军的代表性都嫌不足。由于红二方面军产生的高级将领本来就少,参谋长李达因资历有限而排除在大将之外。而曾担任红二方面军副总指挥的萧克,本是最有资格的人选,但他在长征时支持过张国焘的路线,又与此时主持军委的彭德怀水火不容,加上他当时训练总监察部副部长兼陆军训练部部长的职务较低,故而没得到大将的位置。授予许光达大将军衔的重要因素在于,中国当时在借助苏联建立自己的装甲兵,为了对等谈判,中国的装甲兵司令应与苏军的军衔相同。作为装甲兵司令的许光达也就顺理成章地获得了大将军衔,在各兵种的主官当中成了特例。

不是最战功赫赫的人,不是最位高权重的人,却是最具传奇色彩的、最不被遗忘的人之一。

离去

很多年后,陈知建都不愿意相信那是一个事实:父亲走了。“那时我刚16岁,还是北京四中的学生,1961年3月16日那一天,父亲的秘书突然把我从课堂上接走,连同兄妹一起坐上到上海的飞机,刚下飞机,有人发给我们每人一个黑纱,我脑子当时都是木的,不相信这一切都是真的,因为我见到父亲时他的胸口还是热的啊……我一直想不明白,父亲这样一位大英雄,什么困难没克服过?六次负过重伤,两条腿都被打断过,怎么会被这样一个小小的心脏病打败了呢?”

那时,11岁的陈知进与弟弟陈知庶都在北京读书,只有小弟陈知涯跟随父母到了上海。“一下飞机,我看见了小涯,他一见我就说:‘爸爸死了,大家都哭了,我也上楼哭了一场。’”此前,即便已预感到“出大事了”,但陈知进心底还是隐隐存有一点侥幸,而弟弟知涯的话让她彻底绝望。上了汽车后,不谙世事的知涯还继续念叨着:“真是的,死了个大将,都不让玩了。”见到安眠于床上的父亲,7岁的知庶与6岁的知涯都以为是父亲睡着了,两个弟弟拼命上前推:“爸爸,你醒醒……”回忆起那令人心碎的一幕,56岁的陈知进不禁红了眼圈。

所有人都不愿意相信,那么一个生气勃勃、诙谐幽默,似乎永远充满着笑意的陈赓大将,生命的指针怎么会就永远地停在58岁

陈赓夫人傅涯后来回忆,对于陈赓的身体来说,1957年是个转折点:2月下旬到南方检查工作;3月中旬又从上海出发勘察沿海岛屿,常常工作到半夜,一次夜里起来洗冷水澡时,陈赓一不小心摔倒在澡盆边,断了3根肋骨。“我去车站接他,见他被担架抬下来。回到家里,才看见胸部贴了一块很大的固定胶布”。下半年,陈赓又接连参加军事代表团访问和一次军事演习,疲劳感一天强过一天。

没多久,陈赓在家里便发作了第一次心肌梗塞。“父亲因为心绞痛倒在沙发上,当时多亏小涯发现了,他那时只有两岁多一点,他跑到院子里喊:爸爸哭了!大人们起初不太相信,后来进去一看爸爸不对劲了。”陈知进回忆,那一次,陈赓昏迷了好久时间才醒过来,醒来的第一句话竟然就是高喊:“对黄敬一定不能让步!”原来,那时陈赓想从当时的一机部调人搞国防工业,但部长黄敬一直不放。为了工作,陈赓竟“耿耿于怀”到如此地步。

这一次发病后,陈赓住了3个月医院,出院后不久,就又开始恢复工作。但胸口仍时常疼痛,傅涯说,每次疼痛时,陈赓就一边工作,一边不停地用手抚摸胸口,久而久之,衬衣那个位置都被磨破了。

多年来,陈赓从不记得自己的生日。但在1961年那年阴历二月初一那天,他突然想起来了,让傅涯为他做一碗面条吃,这么多年,这是他唯一一次,却也是最后一次过生日。陈赓去世那一天,也正好是58岁生日。

“医生说,爸爸的病没有聂帅重。但爸爸性格急,让他养病他总觉得作不了工作,憋屈,着急。”陈知进说,1961年冬天,本来去上海疗养的陈赓,得知中央军委要求中将以上高级将领写一篇“作战经验总结”,他特别兴奋。接连数日,始终处于亢奋状态,陈赓本来口授了一个提纲给秘书,但看后又觉得不满意,遂决定自己动手写。“宁愿一个星期不睡觉,也要把它写出来”,结果就在动笔写作的第二天,陈赓便因大面积心肌梗塞而去世。

父亲陈赓

因为出生在部队1950年进军大西南之际,陈赓为唯一的女儿起名“知进”。

大家知道陈赓一直想要个女儿,所以知进出生时,大家争着前来探望。因为吃了缴获来的美国奶粉过敏,小知进的脸上起了不少疙瘩。一位前来探望的女兵脱口而出:“司令员的女儿怎么这么难看?”这话不知被谁传到陈赓耳朵里,他大怒:

1961年3月16日,陈赓将军病逝于上海丁香花园公寓得解放区的戏没有上海麒麟童的戏好看,也不愿意告诉父亲自己买不起“玻璃皮带”,只推说自己不习惯皮带。“因为上海人最怕别人说他穷,穷了就会被人瞧不起。”陈知非笑着说,当年日本统治时期,大舅舅家三餐都喝粥,但见人硬说吃的是干饭,“喝粥时关着门,吃干饭时开着门”。

在陈赓的建议下,知非最终到了北方大学工程学院就读,而王璇梅则进入北方大学医学院,陈赓一直都关心着这个小妹。他给在医学院上学的王璇梅写离休在家的陈知非信:上学期间不要谈恋爱。“虽然那时学校里已有好几个人向自己表达过好感,姐夫一说,我就听他的”。

1949年毕业后的王璇梅参加了南下工作团,从长沙经过南京时,她请假回了上海家看望阔别3年的母亲。临走前一天,王妈妈忙着为璇梅准备路上带的点心时,没想到门口出现了一位不速之客--陈赓。“我就知道你早晚会来的!”惊喜交加的王妈妈连连喊着陈赓的名字,一边泪水涟涟。这也是王妈妈自陈赓1933年离开上海后第一次见到陈赓,中间整整隔了16年。

刚刚渡过长江的陈赓住在国际饭店,他特地把王根英的母亲接到国际饭店,并请她吃了一顿饭,以前一直觉得只有外国人和上等人才迈得进国际饭店的王妈妈,连说“根本没想到”,兴奋异常。

那时,同样来自“二野”、有“两陈”之称的另一员战将陈锡联也渡过长江住进了国际饭店。陈锡联的夫人1948年春天刚刚病故,留下一个3岁的儿子,陈赓于是想把王璇梅介绍给陈锡联。过了一段时间,陈赓见两人没什么动静,一边催王璇梅,一边又跑去找陈锡联:“人家女孩子家,你不主动怎么行?”逼着让陈锡联主动来找王璇梅。在陈赓的热心撮合下,陈锡联与王璇梅进展得很顺利,认识不久便结了婚。

以后的岁月里,王璇梅一直喊傅涯“姐”,陈赓还是“姐夫”。陈赓去世前在上海住在丁香花园,他把王根英的母亲又接到丁香花园。王璇梅说,没见过多少世面的母亲很是高兴,王母还在丁香花园里照了一张相。“姐夫真是个难得的大好人,重情义,他一辈子也没忘记我们……”说起陈赓,王璇梅感慨连连。

1960年,陈知非的女儿出生,陈赓高兴地逢人便说:自己已当了爷爷了,他给小孙女起名“怀申”,大家都明白,怀念上海,其实就是怀念王根英。一年后,陈赓猝然去世。

“如果有一天我死了,你会为我掉眼泪吗?”与弟弟妹妹一起赶到上海的陈知非,一下子想起15年前与父亲相见的第一个晚上,父亲半开玩笑问自己的话,顿时泪如泉涌……

关键字: 将军 人浏览
延伸阅读:


Copyright @2007-2020 PHBang,Ltd. All rights reserved.

网站地图|Copyright @2007-2020 PHBang.cn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