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革开放30年那些记忆犹新的经典电影排行榜(4)
NO11.《芙蓉镇》(1986)
《芙蓉镇》(1986)
编者按:说起来有些汗颜,生于70年代的我并没有看过这部著名的影片,但它的大名却是早有耳闻,毕竟是大导演谢晋的力作,单就看这部影片所获得奖项以及片中这两位重量级演员,就知道这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影片,而在当时的社会背景下,这样的电影题材很容易引起人们的共鸣,如今,相信在谈起这部影片时,我们的父辈依然会记忆犹新。
故事梗概:这是一部反映建国以来多次政治运动中小人物悲欢离合的电影,一部耐人寻味的电影,一个难以忘怀的小镇。“电影泰斗”谢晋的扛鼎之作反映了“文革”前后十几年人物命运的升沉变迁。
《芙蓉镇》通过芙蓉镇上的女摊贩胡玉音、“右派分子”秦书田等人在“四清”到“文化大革命”的一系列运动中的遭遇,对中国50年代后期到70年代后期近20年的历史做了严肃的回顾和深刻的反思。芙蓉镇上的风风雨雨正是中国当代社会历程的缩影。编导者采用近乎编年史的手法,通过众多人物的升沉荣辱表现了各式人物在历史面前的真实面目,同时发出了对人性的呼唤和对美好感情的讴歌。
NO12. 《咱们的牛百岁》
《咱们的牛百岁》
编者按:上世纪80年代初,国内涌现出一批具有代表性的喜剧影片,而留给我印象最深刻的应该就是这部反映农村生活的轻喜剧《咱们的牛百岁》,在农村题材的影片中具有很强的代表性,真实地反映了当代农村人们的生活。片中的演员刻画的一个个生动的农村人物形象,至今依然难以忘怀。
导演:赵焕章
主要演员:梁庆刚、王馥荔、钱勇夫、丁一、陈裕德、达娃平措、解衍、杨子纯
故事梗概:山东农村的一个生产队实行联产承包责任制后,社员的生产热情高涨。但队里几个有名的“问题人物”,如外号“破鞋”的年轻寡妇菊花、“浪荡鬼”牛天胜、“懒虫”田福、“惹天祸”牛其、“三只手”新良,却没有承包组肯接纳。大队党支部委员牛百岁,主动提出与这五个人组成一个新的承包小组。在百岁带领下,大家振作精神,干得很出色。但是不久便出现了一连串的麻烦事。菊花的闺女叶儿,收到男友王小山的绝交信,小山声称不愿有个名声不好的丈母娘。牛其出于义愤,将忘恩负义的王小山痛打了—顿,以至小山告状上门。新良旧病复发,为了搭兔窝竟偷了大队修配组的钢筋。
支部书记牛四得知后找到和天胜一起搭兔窝的新良,要他退回钢筋,并强行要天胜拆除兔窝。天胜一气之下,离开小组上山打兔子去了。这时,村里有人嘲笑百岁带了个懒汉组,甚至还编造百岁与菊花的流言蜚语,致使百岁的妻子秋霜与菊花翻脸吵骂。沉重的担子压得百岁喘不过气来,但他没有气馁。他上山找回了天胜,又向妻子解释了与菊花的往事,使秋霜与菊花言归于好。牛其经过教育不再惹祸;懒虫田福一改旧貌;新良也安分守己。在牛百岁的带动下,这个曾被人瞧不起的承包组,终于干出了好成绩。
影片根据袁学强的中篇小说《庄稼人的脚步》改编而成。该片于1984年获第七届中国电影百花奖最佳故事片奖、最佳女配角奖(王馥荔);文化部1983年优秀影片一等奖。
NO13. 《妈妈再爱我一次》
《妈妈再爱我一次》
编者按:比父女情更动人的一定是母子情。母亲被迫与相依为命的儿子分离,变成了疯子。这部80年代放映的台湾电影让观众们哭湿了一块块手绢,母子分离时,“世上只有妈妈好”的歌声响起,银幕上下一片号啕声。此片让观众第一次有了进电影院带手绢的准备。
就故事内容而言,《妈妈再爱我一次》是台、港通俗影视产品中最典型的家庭伦理大悲剧,在50和60年代,类似剧情的影片不断被搬演,也的确曾经感动过不少观众。但近20年,这类影片已被视为“老套”而很少有人拍摄,纵使偶有这类作品推出,也是反应冷淡收场。事实上,就在《妈妈再爱我一次》于台湾推出公映的同一年,台湾另一家制片公司也拍摄了由陈荣树导演的同类型影片《妈妈带我回家》,结果两部影片同样得不到台湾观众的重视,映了几天便静悄悄下片了,在海外市场更连公映的机会都没有。不料在2年之后,《妈妈再爱我一次》渡海扬威,竟在大陆上以黑马姿态造成空前轰动。其间遭遇的悬殊,实在是跟海峡两岸经济文化背景的差异有莫大关系。
这是为数不多的能令我为之落泪的影片,记得那时候还在上小学,电影院里哭声一片,不少男同学也泣不成声,母子之间的情感是最令人感动的,之后也出现了一些类似情节的影片,但却再也找不到当初那种纯真的感动了……
80年代中期开始,商品化进程加剧,我国经济开始加速度发展的同时,价值观念也出现了紊乱。社会上电视广泛普及,各类文化活动变得丰富多彩。观众似乎一下失去了对电影的热情与兴趣。中国电影观众在80年代是逐渐下滑的。但在1986年以前,速度较为缓慢。1987年下降幅度突然加快,每月达3千万人次。1987年到1988年一年间中国电影观众少了31亿。
NO14. 《红高粱》
《红高粱》
编者按:一首《妹妹你大胆的往前走》不仅让世界了解到了中国当代的电影,也使得“第5代导演”张艺谋脱颖而出,被誉为“大师”和“国际重量级导演”,更是成就了巩利和姜文这两位日后在中国影坛上叱诧风云的国际级巨星,《红高粱》的上映与获奖也标志着“第五代导演”转型的开始,中国影片终于被迫开始向娱乐化发展……
《红高粱》是中国第一部走出国门并荣获国际A级电影节大奖的影片,第38届柏林国际电影节金熊奖殊荣以及“脱戏”的传言已经相当引人关注,在猎奇心理支配下,观众自然热情高涨趋之若鹜。抛去外部因素,影片本身的素质绝对过硬。
电影《红高粱》根据作家莫言的中篇小说《红高粱》改编,原作发表在《人民文学》并被读者推选为年度“我最喜爱的作品”第一名。影片开始于一个少女被迫嫁给麻风病人,接亲途中,新娘被生性彪悍的轿夫吸引。半路突生事端,土匪前来劫财劫色,与新娘眉来眼去的轿夫挺身而出,众人合力打死土匪。在高粱地里野合之后,少女和轿夫就成了“我奶奶”、“我爷爷”。他们携手对抗封建礼法,和乡亲们一起反抗日本侵略者的压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