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十大消费城市排行,北京不是第一,你的城市排在第几?
一座城市的消费水平高低可从侧面来证明城市经济发展的状态,以及常住人群的消费能力。如今中国经济高速发展,很多主要城市的消费指数已经接轨国际。
那么中国各大城市的消费力究竟如何呢?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下称“社消总额”)是衡量一座城市消费力的重要参考指标。
2018年十大最具消费力城市分别是上海、北京、广州、重庆、武汉、成都、深圳、南京、苏州和杭州。
上北广稳居前三 省会城市紧追其后
上海市统计局数据显示,2018年,上海实现社消总额12668.69亿元,比上年增长7.9%。其中,无店铺零售额1925.99亿元,增长13.8%。网上商店零售额1506.70亿元,增长15.8%,占社消总额的比重为11.9%。同期,北京实现社消总额11747.7亿元,增长2.7%。
从全国来看,目前也仅有上海和北京的社消总额超过万亿元,在全国遥遥领先。
作为强一线城市,京沪均是名副其实的全国中心城市,对全国的辐射带动能力最强。另一方面,京沪的现代服务业、高收入行业最为集中,消费自然也多。
京沪之后,华南的广州以9256亿元位居第三,也是下一个社消总额可能突破万亿大关的城市。
尽管近年来广州在互联网、金融产业方面与京沪深存在一定差距,但作为千年商都,广州仍是华南地区的商业、交通、物流、教育、医疗等中心,拥有大量的专业批发市场,消费中心度很高。
前三之后,重庆以8770亿元的社消总额位居第四。但重庆总人口达3000多万,相当于一个中等省份,所以若只考虑主城区,其与北上广还有较大差距。
之后是武汉和成都,社消总额分别为6843.9亿元和6801.8亿元。而作为一线城市的深圳仅位列第七位,社消总额为6168.9亿元,且与前列城市的差距还有明显拉大的趋势。
说起中国一线城市和欧洲一线城市的消费和生活成本对比,把生活、教育、交通、医疗等各方面综合计算的话差距已经越来越小。
并且大多数办理欧洲移民的中国家庭在来到欧洲当地生活一些时间都会发现,移民身份带来的不仅是生活环境的改变,在教育和医疗上面的支出反而比国内少了很多。
移民子女就读欧洲国家的公立学校(如西班牙、希腊、葡萄牙南欧三国)学费是全免的,有条件的移民家庭也可以选择私立学校,师资和硬件设施更好。
开设的中国的民办私立校学费昂贵,一年十几万元学费很正常,而像希腊首都雅典当地最好的英美体系的国际学校,同年级的学费仅是在中国支出的一半甚至更少。
移民欧洲后的医疗保障不仅解决国内“看病难、看病贵”的状况,通过私人医疗保险还可以实现全部医疗费用全免,包括急救和大病,用一种之前无法操作的方式全面保障自己与家人的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