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水质大排名 2018中国水务行业发展现状与趋势
生态环境部首次公布了2019年1-3月全国地级及以上城市的地表水考核断面的水环境质量排名情况,其中雅安、来宾、云浮等30个城市的排名最好,吕梁、营口、邢台等30个城市则排名最后。
开展水质排名工作,既是《水污染防治行动计划》提出的要求,也倒逼地方加大水污染防治力度。而地方政府水污染防治工作积极性的提高,将有利于形成水务行业良好发展环境,推动水务行业进一步发展。
水务投资规模增加,市场稳步扩大
一般来说,水务行业是指供水与排水,即自来水的生产和供应、污水处理及其再生利用和其他水的处理、利用与分配。广义来说,除了传统的供水和排水,水务行业还包括保护和扩大水资源、节水减排、中水回用、淡化海水、用水需求管理、社区性计划、集水区管理以及举办公共教育及增强节水意识活动等事务。
由于水是社会公众所需要的最基本、最普遍的产品及服务,因此提供产品和服务的水务行业具有显著特性,包括自然垄断性、社会公共(益)性、制水连续性、供水排水不可间断性、不可替代性、资源的稀缺性、地域局限性等。
也因此,水务行业受政策影响较大。为确保行业实现可持续发展,国家及地方政府围绕行业发展目标、行业监管、融资方式、税收优惠和技术革新等方面陆续出台相关政策。例如,发改委、住建部印发的《“十三五”全国城镇污水处理及再生利用设施建设规划》提出,到2020年底,地级及以上城市建成区基本实现污水全收集、全处理;县城不低于85%,其中东部地区力争达到90%;建制镇达到70%,中西部地区力争达到50%;京津冀、长三角、珠三角等区域提前一年完成。
在众多政策指引下,水务行业投资规模大幅增加,“十二五”期间年均增速达24%。2017年,水务行业投资额达5276.78亿元。随着政策落地,预计到2023年,我国水务行业的年度投资额将突破8600亿元。
水务行业投资规模不断增长,令行业保持着高速发展态势,市场稳步扩大。2010年,我国水务行业规模以上企业销售收入仅为1003.0亿元;到2018年,规模以上企业实现销售收入2473.3亿元,同比增长5.04%。
信息化成必然,智慧水务潜力待释放
虽然水务行业已取得长足发展,但仍面临不少问题,如经营效率较低,亏损情况不见好转;水资源供应能力整体偏低,利用效率不高等。对此,加强水务信息化建设已经成为水务行业的必然趋势。
通过水务行业的信息化建设,加强水务行业信息资源整合和开发利用管理水平,建立健全统一、协调的信息化标准规范,开发推广信息化共性关键技术和产品,促进水务行业信息资源共享,实现水务行业的更好发展。
在水务信息化建设趋势下,智慧水务有望迎来发展黄金期。智慧水务是通过互联网、特联网、无线网络和软硬件,聚合各类水务信息,为政府、企业、市民提供无处不在的信息化服务,实现全面、可感知的绿色智能水务。
智慧水务将水务从过去笨拙、无监管的状态,通过使用科技工具,来实现智能化、数字化、规范化,从而解决当前水务行业中的种种问题。随着物联网、大数据、云计算及移动互联网等新技术不断融入传统行业的各个环节,新兴技术和智能工业的不断融合,智慧水务发展如火如荼,2017年市场规模已达68.59亿元,2023年预计超过250亿元。
除此外,水务行业还将呈现以下发展趋势:通过降低供水过程中的漏损率来提高水资源利用率的要求紧迫,城市供水管网在建设与升级改造方面仍有很大提升空间;未来的水价定价政策体系将使水价定价基础从传统认识中以资产确定收益转变为按照服务确定收益;城乡一体化建设需要统筹区域供水,推进空间资源整合和区域基础设施的集约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