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我国发明专利授权量市排名前十位
深圳注重质量 强化能力
2015年,深圳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6956万件。近年来,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始终以提升知识产权质量、加强知识产权运营、严格知识产权保护为重点,推动知识产权工作在创造、运用、保护、管理、服务等方面不断创新,为深圳努力建设成为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打下了坚实基础。
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深圳市知识产权工作的努力。近年来,深圳市深入探索知识产权管理体制改革,不断完善知识产权政策法规体系,强化企业知识产权管理,持续开展企业贯标工作,培育了70余家专利贯标辅导服务机构,建立了一支专业的贯标人才队伍,先后推动深圳市重点产业领域成立10家产业知识产权联盟,5年来共培育知识产权优势企业100家。同时,深圳市一直坚持了“数量布局、质量取胜”的理念。
2015年,深圳市知识产权局全力做好知识产权工作,积极探索完善知识产权保护机制,通过创新知识产权运营模式、知识产权“定制式”服务等一系列措施,为企业提供知识产权服务,助力深圳企业参与全球竞争。
点评:
发明专利授权量持续增长,深圳这座年轻的城市再一次用知识产权的实力充分展现了自己创新的活力。如今的深圳市,在发明创造取得显著成效的同时,通过探索各项新举措和新模式,强化改革创新,助推产业转型升级,在发明专利的支撑下,正向着建设现代化、国际化创新型城市迈进。
苏州措施扎实 稳步推进
2015年,苏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1.0488万件。近年来,苏州市大力实施知识产权战略,知识产权工作服务和促进经济社会发展的思路更加清晰、目标更加明确,措施更加扎实,取得显著成效。
2015年,苏州市着力实施知识产权提质增效工程,不断加大自主创新成果保护力度,全市专利质量显著提高,涌现出一大批优秀专利。在第十七届中国专利奖获奖项目中,苏州市获得2项中国外观设计金奖,16项中国专利优秀奖,2项中国外观设计优秀奖,获奖数量和质量再创历史新高。同时,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力度进一步强化,逐步建立健全专利侵权纠纷快速调解机制、执法办案责任制以及完善举报投诉奖励与维权援助机制,全面启动推进法治苏州建设,着力构建法治政府、法治市场、法治社会“三位一体”法治建设先导区、争创法治建设排头兵,不断提高苏州市知识产权保护水平。其中,苏州高新区已率先试点开展专利、商标、版权“三合一”综合管理改革。这些工作,为知识产权创造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点评:
在创新活力四射的苏州市,发明专利呈现出连年持续增长的势头,令人欣喜。在这骄人成绩的背后,是智慧的付出和辛勤的汗水,通过不断调整和完善知识产权政策,大力引导和鼓励企业加强知识产权工作等一系列措施,苏州正在全面深化改革的浪潮中扬帆远航,朝着宏伟目标不断奋进。
杭州明确导向 推动升级
2015年,杭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8298件。近年来,杭州市始终以激励创造工作为龙头,知识产权工作取得长足进步,创新能力进一步增强。
2015年,杭州市不断完善工作机制,在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知识产权园区和区、县(市)试点示范工作以及企业知识产权试点示范工作中,扎实推进,稳步前行,其中14家企业成为国家知识产权优势企业,7家企业成为浙江省专利示范企业,275家企业成为杭州市专利示范企业。在推进知识产权金融工作方面,2015年1月至11月,杭州市已有49家开展专利权质押融资活动,获贷金额达1.888亿元。
值得一提的是,杭州市进一步推进知识产权创造工作体系建设,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保护力度。2015年,杭州市专利行政案件立案891件,结案率达99%,并多次在全市开展知识产权执法维权“护航”专项行动。2015年前3季度,杭州制笔快速维权中心受理当地企业提交的专利侵权纠纷案182件,各类投诉咨询电话120余个。创新环境进一步得到改善,推动了城市创新发展。
点评:
西子湖畔的杭州市,创新的活力持续激发,为发展增加了不断进取的动力。从抓好企业知识产权工作到促进知识产权运用,从推进知识产权文化建设到加快知识产权人才培养,从提高知识产权服务水平到建立知识产权长效保护体制机制,杭州市开展的一系列工作,有效激发了创新活力,助推了经济转型升级。
南京激励创造 增强活力
2015年,南京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8268件。2015年,南京市以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深度融合为主线,以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为目标,集聚和培育了一批知识产权密集型企业和领军型科技创新创业人才,知识产权工作保持着良好发展态势。
2015年,根据有关部署,南京市发布实施一系列文件,进一步完善了政策体系: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意见》,从17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强市建设的目标;以《深入实施国家知识产权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年)》为指南,认真谋划了建设强市的发展路径;印发《南京市知识产权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发明专利授权奖励和各类知识产权公共平台建设;制定出台《南京市专利导航产业发展实验区实施办法》,引导产业创新,促进产业升级。
此外,南京市在知识产权运用方面工作成效也十分显著。2015年,南京市累计完成培育规模运营机构6家,完成知识产权质押融资2.1亿元。由此,使南京的创新活力进一步显现。
点评:
在创新发展道路上,南京市一直在努力,表现出色。在这座古都创新发展的足迹中,可以看到政策举措支持的力量,看到创新工作严谨有序地展开,看到知识产权服务业和专利导航产业集聚发展,看到知识产权保护环境逐步优化等一系列亮点。
广州加大力度 营造氛围
2015年,广州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626件。近年来,围绕建设华南中心城市目标,在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引领下,以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城市为己任,广州市再一次亮出了优秀的成绩单。
过去的一年,广州市在知识产权政策体系建设方面取得新突破,制定出台了《广州市专利工作专项资金管理办法》,大幅增加了财政专项资金的支持力度,市专利工作专项资金预算在2015年大幅增长的基础上,2016年将达1.3亿元。此外,专利工作首次纳入市政府对区政府的考核指标中。同时,广州市还积极配合广东自贸试验区南沙片区知识产权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作;被国家知识产权局确定为知识产权区域布局第一批试点地区;推动广州知识产权人才基地建设列入省部会商项目;对知识产权枢纽城市建设作出整体部署,全市知识产权战略实施进一步取得新进展。
此外,广州市积极加强与法院、司法、仲裁机构和海关的交流,开展先行先试,探索推动行业协会、展览机构等社会组织开展知识产权民事纠纷调解工作。
点评:
秉承建设知识产权枢纽城市的目标,广州市正在初步建成引领全国、辐射海上丝绸之路的创新型城市,基本形成与创新中心城市和“千年商都”功能相配套的高效知识产权工作体系和运行机制,用创新的力量打造城市竞争力,赢得了发展新机遇。
成都形成机制 打通链条
2015年,成都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206件。近年来,成都市围绕“改革创新、转型升级”总体战略和“四化一驱动”改革路线,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大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运用,促进知识产权与创新驱动融合发展,切实推进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为国家创新型城市建设提供了有力支撑。
通过强化激励机制,成都市知识产权创造与运用能力进一步增强。2012年以来,全市有22个项目获得中国专利奖,其中“注浆扩散测试装置”项目获第十五届中国专利金奖。成都市在同类城市中率先设立“政府专利奖”,引导地奥集团等一批创新型企业成长为行业领头雁。在重大项目立项、验收、高新技术企业认定等工作中,成都市实行知识产权“一票否决”制,强化知识产权导向。
此外,成都市还修订了专利支持政策,印发实施《成都市战略性新兴产品和重点新产品研发补贴管理办法》,引导创新成果产权化,加大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创新产品的支持;着力打通成果实施转化链条,推动专利成果就地转化。
点评:
成都市成为全国首批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以来,以获得这一殊荣为新的起点,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不断深化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工作,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产业深度融合,为促进成都自主创新能力提升、打造西部经济核心增长极做出了突出贡献。
武汉占据优势 助力转型
2015年,武汉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6003件。近年来,武汉市知识产权工作以建设创新型城市、强化知识产权运用和保护为主线,着力提高企业创新和专利创造能力,提升高校院所专利管理水平,使全市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同比实现了大幅的增长。
武汉市将提高企事业单位自主创新能力、提高发明专利申请与授权数量作为开展创新型城市建设的重点工作,以优化激励发明创造政策环境,加大政策扶持力度为出发点,制定出台了发明专利授权奖励、企业发明专利申请“扫零”工程等相关政策措施,加大对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等创新主体的激励和支持力度,有力推动了全市企事业单位发明专利申请数量和提交专利申请的企事业单位数量实现双提升。
在提高知识产权创造能力方面,武汉市加强对企业申报科技计划项目的发明专利导向,积极引导企业提交发明专利申请,以发明专利抢占市场,不断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同时,还促进高校院所创新成果专利化,加快提升高校院所专利数量。
点评:
知识产权已成为武汉发挥科教优势,实现创新驱动、转型发展的重要途径,它所带来的不仅是声誉、品牌和财富,更是核心竞争力和发展主动权。针对近年来该市发明专利数量、质量要再上新台阶的问题,武汉市苦练内功,连出实招,推动知识产权创造能力“逆势上行”,为支撑区域创新发展发挥了积极作用。
西安凝聚资源 狠抓落实
2015年,西安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992件。近年来,西安市围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凝聚资源、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创新发展,切实加强区县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国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在资金安排上,西安市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比例。西安市本级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从2011年的1045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2亿元,占当年科技研发资金的23.7%。在凝聚合力上,西安市将知识产权作工作为考评区县、开发区的重要内容,既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也有机制建设的总体评价。目前,全市13个区县中有6个列入国家和陕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近年来,西安市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度结合。针对企业融资难,积极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1.5%利息补贴,承担企业贷款50%的风险,促进了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实现。2015年,西安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992件。近年来,西安市围绕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建设,着力增强自主创新能力,凝聚资源、加大投入、狠抓落实、创新发展,切实加强区县知识产权管理机构和国家、省级知识产权示范园区建设,健全和完善知识产权服务体系,知识产权综合能力显著提升。
在资金安排上,西安市不断加大知识产权专项经费比例。西安市本级知识产权工作经费从2011年的1045万元,增长到2015年的1.02亿元,占当年科技研发资金的23.7%。在凝聚合力上,西安市将知识产权作工作为考评区县、开发区的重要内容,既有明确的量化指标,也有机制建设的总体评价。目前,全市13个区县中有6个列入国家和陕西省知识产权强县工程。
近年来,西安市采取多项措施,推动创新创业与知识产权工作的深度结合。针对企业融资难,积极推动科技金融融合,开展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对企业知识产权质押贷款给予1.5%利息补贴,承担企业贷款50%的风险,促进了知识产权市场价值的实现。
点评:
在国家“一带一路”战略构想和部署下,西安迫切需要培育知识产权优势,塑造产业创新活力。可喜的是,近年来西安市不断完善政策措施,促进专利工作向纵深发展。通过加大支持力度、完善政策措施、营造创新环境,并以建设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为动力,不断开创知识产权事业发展的新局面。
无锡鼓励创新 健全措施
015年,无锡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481件。近年来,无锡市在完善相关政策的基础上,通过将知识产权工作与经济社会融合发展,建立了促进知识产权创造运用的机制,全市知识产权事业发展取得了显著成绩。
在政策方面,无锡市先后出台了《无锡市专利奖实施办法》《无锡市知识产权示范企业认定实施办法》等政府规范性文件,《无锡市商贸流通领域专利产品经营管理办法》等部门规范性文件。同时,实施了知识产权优势企业培育工程、知识产权区域示范推进计划,激励了全社会发明创造和促进知识产权运用的积极性。在开展国家知识产权质押融资试点城市工作中,无锡市先后制定出台了有关知识产权质押融资的规范性文件,建立了知识产权质押融资常态运行机制。
2015年,无锡市政府印发《关于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的实施意见》,提出要大力提升知识产权创造水平。无锡市将通过强化知识产权创造企业主体地位、提高重点产业领域知识产权密集度等措施,确保知识产权产出主要指标保持江苏前列。
点评:
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既是无锡市推动经济提质增效升级、构筑长远竞争优势的必然选择,也是推进法治建设、优化市场环境的重要内容。随着政策和机制的进一步完善,无锡市知识产权创造运用水平必将进一步提升,为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紧密结合打下坚实基础,为新形势下加快建设知识产权强市提供有力支撑。
宁波打造环境 破解难题
2015年,宁波市发明专利授权量达5412件。“十二五”以来,宁波市强化创新驱动发展,深入实施知识产权战略,各项工作成效明显。5年来该市投入近2亿元专项资金助力提升企业、高校及科研机构的专利创造、运用及保护等,累计资助专利产业化项目102项。
2015年,宁波市着力推动知识产权与经济社会发展深度融合,营造出良好的创新环境。根据国家知识产权示范城市相关工作部署,宁波市调整专利工作政策,加大政策支持力度。调整国内外专利授权奖励的额度和条件,使支持政策更有利于提升专利质量;调整专利涉外维权资助额度,加大对企业涉外维权的保障。同时,新增专利质押保险资助,鼓励对企业专利权质押贷款开展专利保险,提高银行贷款积极性,缓解企业融资难题。
为提升企业知识产权创造及运用能力,宁波市广泛开展企业贯标工作。2015年共组织企业贯标内审员培训600多人。目前,全市320余家企业已启动贯标工作,形成一套完整的贯标流程工作制度,68家企业通过现场审核。
点评:
知识产权创造运用能力可谓衡量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与科技创新水平的“晴雨表”。在宁波加快转型升级、构筑发展新优势的关键时期,他们不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推动了知识产权工作由数量速度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